访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数字化转型中赢得新优势
行业前沿 By.交易助手

访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数字化转型中赢得新优势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制造业如何加快实现由大到强?企业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赢得新优势?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企业应如何把握新的产业机遇,推动中国制造加快实现由大到强?

  周云杰:落实制造强国战略,要把握趋势、抓住关键。首先,要突破传统制造思维,不仅仅在制造端创新,更要将需求侧与供给侧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围绕创造用户最佳体验和美好生活进行持续创新。

  其次,要加速中国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紧紧抓住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机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再次,要坚定推进技术自主创新,通过在核心领域进行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实现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掌握全球产业话语权。

  记者: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畅通内循环上,海尔有哪些举措?

  周云杰:我认为畅通内循环的前提一定是居民收入提升下的消费升级,而消费升级离不开优质供给。所以,畅通内循环的关键就是激活需求,无论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只有让其更有活力,才能真正畅通内循环。

  从用户端看,当前用户需求已经从单一产品功能转变成丰富的场景体验,也就是产品正在被场景替代。所以海尔转型为开放的创新生态,通过与生态方联合共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衣食住娱全场景解决方案,并通过打造卡萨帝等高端品牌,拉动新消费,激活新动能。目前海尔平台上已经吸引了1万多家生态方联合共创,用户可获得更佳体验的场景方案,生态各方也得到了增值分享。

  从企业端来看,畅通内循环就是要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而数字化转型是非常重要的抓手。海尔打造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要赋能中小企业,助力实现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和数字化管理,通过全链路、全流程创新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目前卡奥斯已经链接企业近80万家、服务企业7万余家,其中很多企业都取得了不俗的收益。以卡奥斯赋能青岛环球服装为例,通过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其生产效率提高28%、库存降低35%、定制产品毛利率提升至30%以上。

  记者:“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请问数字化转型能给企业带来什么?企业在这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

  周云杰:数字化转型关键是降本增效,从质量角度来讲就是增值迭代。不管是降低交易成本、管理成本、财务成本,还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资本使用效率、劳动资产效率,我们都要推动企业实现质变,解决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

  结合我们的实践来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普遍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第一类是“不愿转”。他们觉得企业现在的发展现状还可以,不需要做数字化转型。第二类是“不敢转”。他们认为做数字化转型改造,企业要投入,但不能马上有产出。第三类是“不会转”,企业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第一阶段,卡奥斯根据企业数字化情况,量身定制方案,实现千企千面;第二阶段,卡奥斯提供集装箱式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平台是共享的,软件APP则是定制的,是专门二次开发的,数据完全私有。这样就能够解决企业对数据安全等问题的担忧,专心推进数字化转型。

  记者:为了加快提升中国在工业领域的竞争力,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连续两年推出 “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企业清单”,这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周云杰:工业互联网是“千行千面”“千企千面”,可能在行业里只有一米宽,但是一定要做到百米深,把整个产业链做透,才能真正做出价值。“双跨”清单的出台,有利于加快培育一批实力强、服务广的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撑,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上平台企业来讲,清单的发布为他们选择优质平台提供了指导,通过上平台能够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对建平台企业而言,清单的发布既肯定了他们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引领成效,也鼓舞和助力这些企业不断创新。目前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双跨”平台榜首,我们一定勇于承担产业责任与使命,开放共建平台生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记者:中国制造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企业该如何增强核心竞争力?

  周云杰:企业要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首先,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打破产业边界,实现跨界融合创新。通过产学研、多学科的协同,补短板、锻长板,突破行业共性难题,突破“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需要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多种新兴技术的融合创新,既要有各领域的龙头企业牵头做大做强各行业子平台,也要有各种初创企业、中小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共同推动各垂直行业做细做精。

  其次,要有全球发展的格局,融入全球创新链,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要用开放共创的思维去突破“卡脖子”技术,立足自主创新,开放整合全球创新资源。

  目前海尔在全球进行了开放式创新布局,让全球用户和一流科学家零距离交互,研发出控氧保鲜、空气洗、无压机冰箱、无外桶洗衣机等全球引领的原创技术。截至2020年,海尔已经构建了全球十大研发中心加N个创新中心的“10+N体系”,在全球拥有6.4万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占三分之二,在海外的专利有1.3万项,同时中国家电领域80%的国际标准专家、80%的国际标准提案均来自海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雷 刘 成)

(责任编辑:符仲明)


咨询

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