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增速逐季回升!工业经济平稳恢复持续向好

在26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已逐步恢复常态,并持续向好。

  “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增速逐季回升。”在26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已逐步恢复常态,并持续向好。

  转型升级加快、5G+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

  “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主要呈现三大特点。”田玉龙说,一是工业经济保持平稳恢复态势。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4%。伴随着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二、三、四季度,工业增加值逐季回升。2020年,制造业31个大类中的20个类别增加值实现增长,全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4.5%。2020年前11个月,规上企业利润增长2.4%。

  二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深化,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动能逆势增长,结构调整、动能转换持续推进。202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11.5%,增加值同比增长7.1%,高于整体工业4.3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产业领域持续转型升级,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和绿色制造水平持续提升。

  三是信息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电信业务总量(按上年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20.6%,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3.3%。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个,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5G+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在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有力支撑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政策落地,助力中小企业脱困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对推动中小企业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田玉龙说,2020年,协调金融机构新增资金支持超过3500亿元,推动出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无分歧欠款实现清零。2020年,累计清偿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1865亿元,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二季度以来,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稳步向好,生产指标、效益都在逐步好转,企业信心也在恢复。2020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9%,连续4个月累计正增长。2020年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上方。

  下一步,按照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要求,工信部将在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发力:一是着力解决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扩大信用贷、首贷和无还本续贷、中长期贷款的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二是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推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落实落地,优化违约拖欠款登记(投诉)平台功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带动孵化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遴选出万家“小巨人”企业。推动“小巨人”企业加快向单项冠军企业、专项化企业发展,构建优质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2021年,工信部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田玉龙说,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更广泛、更深程度、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为此,工信部将重点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快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系列规划,努力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统筹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与国家区域战略紧密结合,努力保持制造业比重稳定发展。

  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统筹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的补短板、锻长板工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要在推进产业基础再造、产业技术升级方面精耕细作,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同时,加快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

  四是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支持超高清视频、新型显示等研发和应用升级,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活动,扩大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同时,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谋划一批需求引领的重大产业项目,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五是继续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企业。继续落实好企业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持续推动优化市场环境。加快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大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产业链龙头型“链主”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上中下游融通发展。


咨询

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