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张敏解读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收窄9个百分点。

4月份,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企业复商复市进程加快,居民生活秩序稳定有序恢复,特别是在多项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市场销售进一步好转,新兴消费势头良好,市场活跃度有所增强。

  一、促消费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商品零售和餐饮服务均有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减税降费、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以及发放消费券等多项政策措施,助力消费市场持续改善。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1%,收窄9个百分点。

  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6%,降幅比3月份收窄7.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下降31.1%,大幅收窄15.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分别下降1.5%和27.9%,降幅分别比3月份收窄11.4和18.8个百分点。

  二、新兴业态持续扩张,消费方式更趋多样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继续加快。疫情防控期间,居民将部分实体店消费转向“云消费”,网络购物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方式。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6%,增速比1—3月份加快2.7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1%,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吃类和用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36.7%和12.4%,增速分别比1—3月份加快4和2.4个百分点;穿类商品同比下降12%,降幅比1—3月份收窄3.1个百分点。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每日快递量超2亿件,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月份快递业务量预计完成62.5亿件,同比增长27.0%。

  无接触、自助式零售以及外卖送餐服务更受消费者青睐。1—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超市和仓储会员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1%和14.4%,增速分别比1—3月份加快1.2和2.8个百分点。尽管餐饮业受疫情冲击明显,但外卖等餐饮服务恢复较快,4月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而3月份为同比下降。

  三、多数商品销售继续好转,消费升级类商品明显改善

  4月份,在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零售类值中,10类商品实现同比增长或持平,有16类商品比3月份好转。

  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平稳。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饮料类和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9%和8.3%,增速分别比3月份加快6.6和8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持续改善。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2%和6.5%,增速分别比3月份加快5.7和0.4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和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6%和3.5%,而3月份分别为下降7.1%和11.6%;金银珠宝类商品下降12.1%,降幅比3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

  汽车类商品销售明显改善。面对疫情冲击,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效果逐步显现。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与上年同月基本持平,而3月份为同比下降18.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43.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综合销售量同比下降5.5%,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4.5个百分点。

  居住类商品降幅进一步收窄。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8.5%、5.4%和5.8%,降幅分别比3月份收窄21.2、17.3和8.1个百分点。

  四、假日消费加快恢复,市场活力有所增强

  “五一”期间,全国市场活跃、人气回升,消费市场加快恢复。据商务部监测,5月1日—5日,重点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清明假期增长32.1%。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5月1日—5日,全国共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状况均好于清明假期。

  综合来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各项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前期压抑的部分消费逐步释放,4月份市场销售延续好转态势。同时,在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新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进一步巩固,将有助于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支撑消费市场长期平稳向好发展。

咨询

有什么可以帮您吗?

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